律师说法清明节到了,许多商家推出了“代客祭扫”服务,其服务内容包含了擦拭墓碑、敬献鲜花祭品、默哀、读信等环节,价格多在100元至1000元之间。该项服务让远在外乡的游子也能缅怀先人、寄托哀思,却也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。那么,有关部门对“代客祭扫”服务如何监管?相关服务项目是否有法律风险?消费者如何保障自己的权益?对此,湖南居安律师事务所朱珊律师作出详细解答。
有关部门对“代客祭扫”服务是否有监管规定?该项消费是否为合法消费?
根据《殡葬管理条例》(2012年修订),民政部门对殡葬服务机构的资质、服务内容、价格等有监管权。“代客祭扫”属于殡葬服务的延伸,但现行法规未直接提及该服务,需参照一般性规定(如服务资质、明码标价)施行监管。“代客祭扫”本身不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,属于民事主体意思自治范畴,只要服务内容不违法、商家具备经营资质(如营业执照),双方自愿达成合意即合法。
若让商家提供“代磕头”“代哭”服务是否违反公序良俗?法律对此如何界定?
“代磕头”“代哭”服务可能引发争议。
传统上,磕头具有身份专属性(亲属关系),但若无法律明文禁止,司法实践中可能倾向于尊重合同自由,除非服务方式有明显侮辱性。
部分地方存在职业哭丧习俗,司法实践中通常不直接认定违法,但需注意服务形式(如过度表演可能被认定低俗)。
消费者如需购买“代客祭扫”服务,应该如何保障自己的权益?
1. 签订书面合同:明确服务内容(如献花种类、直播时长等)、时间、地点、费用及违约责任,避免口头约定。2. 留存证据:保存聊天记录、支付凭证、服务过程录像(如直播)等,作为争议依据。3. 选择正规平台:通过具备资质审核机制的平台购买服务,优先选择可提供发票或服务协议的商家。
4. 争议解决:若发生纠纷,可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(依据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》第39条),或通过诉讼主张违约责任(《民法典》第577条)。
来源:红网 本期编辑:何思蓓 李洁
编辑:何思蓓 李洁
↓ 留言请点击阅读原文
相关文章:
京东刘强东百亿补贴“搅局”中国外卖市场 日单量千万 将新增10万骑手岗04-28
惠英红华表奖获影后落泪:我的生命就是电影04-27
大美银川 美在品质丨热血暖城,公交司机为生命续航加速度04-25
毁灭游戏哪个好玩 人气高的毁灭游戏排行04-24
美国关税大棒搅动下,我们的生意该怎么做?04-19
利用儿童赚流量 1.1万余账号被处置04-19
纳妾制度是如何在晚清民国逐步解体的?04-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