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实时讯息 >

“先行网上调解” 巧解异地劳动报酬纠纷

0次浏览     发布时间:2025-04-07 17:00:00    

海城市人民法院线上调解异地劳动报酬纠纷

打官司耗时耗力?路途遥远不方便?近期,海城市人民法院推出“先行调解+网上调解”双模式,让纠纷化解更高效、更便捷!近日的一起追索劳动报酬纠纷案件,原告和被告就成为了“零跑腿”的受益者。

据了解,原告是锦州人,被告单位将大连的部分工程交给原告施工。工程结束后,被告迟迟未支付劳动报酬,原告多次索要无果,最终诉至法院。考虑到原告路途遥远,为尽快解决纠纷,法院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联系被告,并启动了先行调解程序。

被告一开始有些疑惑:“先行调解是什么意思?”法院工作人员耐心解释道:“先行调解是立案后、开庭前的一种调解程序,由法院组织调解员引导双方协商解决纠纷。相比诉讼,先行调解更快速、更经济,还能减少双方对抗,修复关系。调解成功后出具的调解书,与判决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。”被告听后表示同意调解,但又问:“调解需要多久?如果调解不成功怎么办?”工作人员回答:“简易程序案件调解期限为7天,普通程序案件调解期限为15天,如果双方当事人同意延长调解期限,可以另行延长30天进行调解。你们双方达成一致即可出具调解书。如果调解不成功,案件将进入开庭审理程序。”

由于被告在外地,一时无法回到本地,而原告也是外地人,传统的面对面调解显然不太方便。于是,调解员果断启用“多元调解”小程序,通过线上沟通的方式,组织双方进行调解。在调解员的引导下,双方充分表达了各自的意见,调解员耐心倾听、细致沟通,最终帮助双方达成了和解协议。整个过程高效便捷,真正实现了“数据多跑路,群众少跑腿”。

“先行调解+网上调解”的调解模式,不仅为当事人提供了更为灵活高效的纠纷解决途径,而且彰显了司法为民、公正司法的核心宗旨。该模式的结合,有效地缩短了解决纠纷的周期,减轻了当事人的经济压力,同时提升了司法资源的运用效率,避免了不必要的诉讼流程。

全媒体记者 张玲

相关文章:

百万人抢购联名奶茶挤崩小程序,古茗客服回应:系统限流04-18

蒙观察 | 内蒙古开启古树名木六年保护行动04-18

玩密室逃脱被玩伴撞倒受伤,玩伴和商家谁来担责?04-14

现场勘查+就地调解 法院“开方”解纷 助力企业止损复产04-14

男子请育儿假不成,被扣去4天年假,法院判了!04-13

平安产险北京分公司紧急应对大风灾情 高效服务守护车主安全04-12

承诺打卡39次返现3000元,商家却“反悔”!04-12

与法同行 向阳而生 辰溪法院开展“法院开放日”活动04-1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