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在呼和浩特“山水相映、蓝绿交织”的城市画卷中,“一廊·两轴·五带”的空间布局如筋骨般撑起高质量发展的蓝图。其中,“五带”作为串联生态基底、文化脉络、产业动能与城乡活力的核心纽带,承载着守护北疆生态屏障的使命。从大青山的层峦叠翠到黄河湾的澎湃文脉,从敕勒川的牧歌悠扬到都市商圈的流光溢彩,五大特色功能带以“生态为基、文化为魂、创新为翼”,织就一幅自然与城市共生、传统与现代共鸣的发展长卷,引领呼和浩特在新时代书写“山水城郭共相依,产城人文皆向荣”的崭新篇章。
“五带”即“一廊·两轴·五带”中的大青山高山草原观光带、敕勒川生态草原观光带、大黑河郊野公园观光带、小黑河水岸公园观光带、黄河长城文化旅游带。

(“五带“”空间结构概念图)
一、大青山高山草原观光带
高山之上,草原连绵起伏,与蓝天白云相映成趣,尽显北疆的雄浑气魄。大青山高山草原观光带东起赛罕区、西至土默特左旗,主要途经赛罕区、新城区、武川县、回民区、土默特左旗,全长约290公里。

依托S104省道、G209国道、G110国道等交通脉络,以圣水梁、黄花窝铺、哈达门、淖尔梁、井尔梁、金銮殿等各具特色的高山草原为核心载体,在大青山精心编织了一条集高山草原、休闲体验于一体的壮美观光带。

圣水梁

哈达门国家森林公园


二、敕勒川生态草原观光带
巍巍阴山腹地,茫茫敕勒川草原。敕勒川生态草原观光带位于阴山山地中段大青山前坡,整体呈东西走向,全长约110公里,南临京藏高速,北至大青山自然保护区,东至赛罕区,西至土左旗。

敕勒川生态草原观光带以大青山前坡为核心载体,旨在精心打造一条集自然风光、休闲体验于一体的敕勒川生态草原观光带。

大青山前坡生态绿带

此旅游带依托生态路、呼和塔拉大街、110国道及Y371主线的交通脉络,将大青山山前众多璀璨节点紧密串联,构筑起一条彰显阴山山脉独特魅力的生态旅游长廊。
三、大黑河郊野公园观光带
百里秀黑河,云天浮翠峰,花海挽两岸,烟火缀人间。这里有广袤的绿地、蜿蜒的河流,充满着原生态的郊野魅力,是亲近自然、放松身心的绝佳之地。

大黑河郊野公园观光带,东起永济立交、西至103省道,全长约35公里。作为青城的重要生态廊道,大黑河郊野公园观光带以大黑河(主城区段)为主线,将赛罕区、玉泉区、土默特左旗等沿线以及附近的人文历史、旅游景区、自然风光等串联起来,形成了展现青城生态新貌的郊野休闲胜地。

大黑河

大黑河郊野公园

四、小黑河水岸公园观光带
千年黑河、百里水滨,四时草木、两岸风华。小黑河环城水系包含东河、小黑河、扎达盖河、乌里沙河等水系,全长约45公里。

小黑河水岸公园观光带以两岸重要的滨水景观为载体,推动缝合城市蓝绿空间、重构城市水生态、再现城市水文化,打造呼和浩特市重要的滨水景观。

小黑河

小黑河大桥

五、黄河长城文化旅游带
巍巍长城,浩浩黄河,中华民族的两大文化符号在这里勾勒相连。黄河长城文化旅游带北起云中郡故城遗址,南至清水河县,全长约150公里,宛如一串璀璨明珠串联起历史与自然的壮丽画卷。

黄河长城文化旅游带主要依托极典型人文地理空间,以黄河公路、023县道、103省道、乡村道为自驾主线,以长城为核心吸引物,以沿途景物景观为节点,以乡村为枢纽,通过一条长城风景道串点成线,打造集融合长城、文化、生态、乡村多维度旅游产品于一体的黄河长城文化探索之旅。

云中郡

老牛湾
“一廊·两轴·五带”的文旅空间发展格局宛如一座桥梁,一头连接着历史文化的深邃宝库一头连着自然生态的壮美画卷,未来,呼和浩特将持续落实“一廊·两轴·五带”的总体布局,不断精心打造独具青城特色的文旅线路,吸引更多人来到呼和浩特爱上呼和浩特!
丨编辑:于惠敏
丨校读:魏颖
丨审核:舒雨
相关文章:
穿梭于现实与历史间——独具特色的呼和浩特的“五带”04-13
桥见河南丨沿黄高速沁河特大桥建设火热进行04-12
身在北京竟然收到呼市交警的快递!大学生直呼:没想到…04-12
我国新增两处世界地质公园04-12
@冰城市民 “宅家”通知:周末降雨大风相伴,局地阵风9~10级04-11
6G+AI有望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——2025全球6G技术与产业生态大会开幕04-11
今日首发!日照两站!时刻表公布→04-10